本文讲的是投资性房地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什么时候转回?转回为固定资产时,由于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口径,等于说你每月的折旧费用多提了,就相当于是之前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一个转回。等资产折旧提完了,递延所得税负债也正好转完。接下来由小编把更详细的内容,在下文整理出来,想了解更多房地产企业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讲的是投资性房地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什么时候转回?转回为固定资产时,由于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口径,等于说你每月的折旧费用多提了,就相当于是之前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一个转回。等资产折旧提完了,递延所得税负债也正好转完。接下来由小编把更详细的内容,在下文整理出来,想了解更多房地产企业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
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比例冲减转回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转回为固定资产时,由于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口径,等于说你每月的折旧费用多提了,就相当于是之前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一个转回.等资产折旧提完了,递延所得税负债也正好转完.
举个简单例子,原来自用固定资产账面价值500万,变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600万,再转回时公允价值1000万,这样就产生了100万的资本公积和400万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再转回自用资产时入账价值=转回时的公允价值=1000万
然后每个月提折旧(假设10年折旧,无残值)
借:属折旧费用 100
贷:累计折旧 100
同时,按比例结转资本公积100W和公允价值损益400W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12.5
资本公积7.5
贷:折旧费用 10
所得税费用 10
投资性房地产存在递延所得税负债,以为其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
在出售时,应纳所得税=本期应纳税额+递延所得税
本期应纳税额=售价*使用所得税税率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公允涉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
因为税法按照历史成本计量只认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在税法中不认其公允价值,成本法下,计税会计没有差异,但是转了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报表反应的也是公允价值,计税基础还是按照成本模式的,两者之间差异不就出来了所以会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需要把变更时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
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版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即不可逆转.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确认为其他业务权收入等.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不在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减值测试。
以上即是投资性房地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什么时候转回的全部内容啦,小编就整理到这里了,相信大家对于投资性房地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什么时候转回有所了解有所掌握了,那么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答疑老师,老师会耐心的回答哦,同时我们也有免费资料包和精讲课程可以领取哦,只要按照文章下方的方式就可以哦。
版权声明:
* 凡会计教练注明 “原创”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显著位置标注“原文来源:会计教练”。
* 本网站的部分作品由网络用户和读者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更正与删除。【投诉通道】
版权所有©北京天华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会计教练)
京ICP备160610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