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税率是多少,个体户的经营所得怎么计算

个体工商户在经营期间需要按照收入缴纳各项税款,那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税率是多少,个体户的经营所得怎么计算呢,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是通过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税金等等得到的,在计算这个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支出不得扣除,还有什么是应纳税所得额,希望看完后能帮助你解决问题。

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个体户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个体工商户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个人所得税税款;

(二)税收滞纳金;

(三)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四)不符合扣除规定的捐赠支出;

(五)赞助支出;

(六)用于个人和家庭的支出;

(七)与取得生产经营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八)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准扣除的支出。

会计教练

什么是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个体工商户如何理解

个体工商户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家庭或户。

个体工商户的债务,在个人经营的情况下,以个人财产承担,在家庭经营的情况下,以家庭财产承担。

设立个体工商户,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

第一步:个体座商或需要名称的个体摊商,应先办理名称预先登记。

第二步:递交申请材料,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等候领取《准予设立登记通知书》。

第三步:领取《准予设立登记通知书》后,按照《准予设立登记通知书》确定的日期到 工商局交费并领取营业执照。

阅读了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税率是多少,个体户的经营所得怎么计算的文章内容后,应该知道了应纳税所得额怎么计算,哪些支出是不能扣除,还有什么是应纳税所得额,这些都是帮助各位会计人员理解个体工商户缴纳税款的情况,看如果在此期间有哪里不懂或者不清楚的直接问会计教练的老师。

相关文章

实操练习,离线听课,随时学习!
立即下载

版权所有©北京天华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会计教练)
京ICP备16061061号-1

首页 免费资料 免费在线答疑2